date
type
status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工厂》:“我没有热爱这里,我只是出生在这个地方”
《乡村里的中国》:"我对这土地没有一点感情,这个土地也属实不养人"
上面两句的出处,一个是出自一个河南焦作的小伙自创的MV《工厂》,最近大火 。凑巧的是我也来自焦作,一个矿产资源起家而又资源枯竭型的城市,作者和我看起来是同龄人。另一个是出自一群大学生们跟着教授驻村一年拍摄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本科的时候看完之后感悟颇深。

几个乡村里的中国的经典片段, 大姐说獾把玉米啃坏了把獾药死得了,大哥说你别看獾 还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呢,大姐说獾到成保护动物了 谁保护农民呢。
这不是新闻联播里的那个中国时时刻刻洋溢着幸福丰收的喜悦,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纪录片。从经济学讲,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丰收了意味着供过于求,商品价格贴近成本,谷贱伤农。河南这块土地,虽说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但从气候看,周期的旱灾和洪涝灾害对农业经济打击极大,二者的结果都是绝收。
有人说为什么河南有黄河为什么在历史上还频频饿死人,可以去捞鱼啊。其实这种年代往往伴随着旱涝灾害的发生,毕竟在国外这边两三平方的空地上也要种上菜的国人。
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今天,洪涝灾害,郑州地铁也难挡,死亡五百余人,全市地下车库甚至地面上停放的机动车几乎全报废,更别提庄稼了。旱灾的伤害没有那么直接,绝收了还伴随着当地的物价飞升,大家咬咬牙吃一下往年的老本,生活还是要过下去。
毕竟没有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兜底,摊着只有等死。
倒不是崇洋媚外,美国街上人流量并不多,而街头的流浪汉们如果全靠乞讨谋生早就饿死了, 而是依赖政府无偿提供社会的救济餐来养着。
吃喝不愁,为什么要打工?美国这点,因素也十分复杂,有金融危机破产的,有被电诈骗光养老金的,也有沾染黄赌毒的。国内也有广西那个偷电瓶车被抓的被网友封为窃·格瓦拉的存在,采访的原文是“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还有)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偷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也有深圳的只干日结,干一天玩三天的三和大神们。无数网友羡慕人家的生活然后又本本分分的去工作罢了。
东亚国家为什么都这么内卷。一个人努力提高了分数,一群人努力只是提高了分数线,这让我又想起来了河南高考。害,当年的作息太苦了。我读的县城一中,高考出来之后,变成了网友创造出来的名词“小镇做题家”,其实再往前几年互联网对这群人极具敌意,叫“凤凰男”,并且出现无数文章炮轰“凤凰男”,细数种种劣迹。这种归为一类一帮打死跟地域黑有和不同呢?而巧的是我处于各路歧视链条的终点。
刚好最近高考,扯远点。我看到我的无数小学同学们的现状,无数次想过,如果我初中毕业就走入社会,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要不某土康电子产品流水线的工人,要么就是在某个一线城市街头闯红灯送外卖的外卖小哥。积累几年生活阔绰点之后,可能会买个私家车跑跑滴滴,再或者在某个电脑城当几年学徒之后自己开一家修手机配电脑的小店或者承包个运营商的营业厅(这是基于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展开的一个极其真实的一个设想)。毕竟这个时代,有个双手就一定饿不着,但是过的好坏取决于和同龄人的对比。
扯回来,东亚国家为什么都这么内卷。有人说是经济发展程度,我们是发展中国家。那隔壁的韩国和日本,早就步入了发达国家,依然很卷。拿日本为例,虽然早早通过明治维新进行了工业革命(我们的工业革命晚了一百年,建国后才开始,所以中日战争是一个工业国家碾压一个农业国家,人家有飞机和坦克),后面atomI bomb之后,美国接管日本,“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对日本搞了体制改革,让日本变成了国会时代,帝国时代被终结。
反观我们,挣扎着建了国之后开始从零建工业,偏偏我们还有个culture革命耽误了三十年的发展,错失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 等我们缓过来的时候,微软诞生了,谷歌横空出世了,英伟达已经如日中天了,而为了追赶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巨额贸易顺差)。拿再拿日本和德国来对比,都是二战欺负别人最后被收拾的制定宪法不允许有正式军队。二者经济都在战后直线增长步入发达国家,东芝富士索尼,宝马奔驰西门子,但是日本文化显然比德国更加内卷。二者领土面积十分接近,而人口上,日本是德国的1.5倍。
所以人口是内卷的根本吗,我不确定。因为中国和日本除了人口密度大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共同点,就是文化的趋同性,半个亚洲深受儒家侵染。人口和文化,哪个造成了因素更多一点呢
亚洲板块人口过十亿的除了中国还有一个印度。这是一个与中国有着完全不同文化的国家,喜马拉雅山的天然阻隔使得二者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交流和人种融合,否则早就“自古以来”了。你可能到新加坡马来越南菲律宾日本韩国都能看到与我们面孔几乎无异的当地人,差异不会大于东北人和广西人的差别,而印度人打眼一看就非我族类。印度领土面积比我们小的多,而人口比天朝还要可怕,生育率奇高。国家无法承担全民的社会保障,就放任死一死,其国内也是极度内卷。
不过,从产业看,整个印度国策选择了all in IT的模式。早早被废除的种姓制度的文化的影响下,搭配着资本主义按劳分配的市场经济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印度特色资本主义制度”。得益于all in IT的国策,这在未来AI时代,印度大概率为因此而崛起。
有关Notion安装或者使用上的问题,欢迎您在底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
- Author:李金辉
- URL:https://jinhuili-lab.github.io/blog/article/tudi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Relat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