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type
status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中英夹杂,有些人好像很抵触中英夹杂。
我以前硕士阶段,如果对于那些海归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有些中英夹杂,如果那些单词我认识其实还可以接受,如果不认识就有些难以理解整段话的内容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无外乎几个原因,
- 事务被发明的时候以英文命名,中文翻译无法信达雅或者难以表达出真实的意思。
简单的例子比如测序之后的reads,机翻的结果是读数,其实蛮奇怪的; 还有肿瘤研究中的Call variation, 尽管variation可以翻译为变异,call难道翻译成打电话吗[允悲]; 比如fastq文件里的质量值是ASCII 码,这个也实在难以翻译,中文世界基本都是直接沿用了。还有我们的操作系统windows、IOS、CentOS、Linux,几乎没人翻译为视窗系统和爱系统吧
- 另一种就是,在长期的单一语言环境中,切换环境导致的难以适应。
来美国快一年了,口语讲起来算是终于得心应手了一些,做presentation(PPT报告)也没有刚来的时候那么大的压力了。记得刚来的时候,我是英中夹杂。讲英语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段中文,然后尝试在脑子里面翻译,再讲出来。
海归老师回国也是同样的问题,长时间不讲中文之后,英语语言环境的长期培养,想表达内容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英文了,当他回国之后觉得台下的学生应该有点英语基础应该能听懂就直接这样中英夹杂着讲了。
但是我英中夹杂的时候,讲出来的中文别人可是一个词都听不懂,而且还可能造成极大的误解。eg,那个的发音类似歧视黑人的单词nigger(黑鬼),这是极大的政治不正确的(如同zhina之于我们)
- 还有一些就是中英文化融合的时候,各自形成了一些新的体系。比如外国人是听不懂PPT这个词的,他们不太使用PPT这个用法。PowerPoint中文标准翻译叫幻灯片,PowerPoint,能量要点,而常用的是slides,能滑动的东西,指幻灯片。我们本土化之后叫了文件后缀ppt,美国人叫它slides。而excel的后缀是xls倒是没人叫xls
有关Notion安装或者使用上的问题,欢迎您在底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
- Author:李金辉
- URL:https://jinhuili-lab.github.io/blog/article/zyjz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Relate Posts